[导读]
国内口腔医疗市已接近千亿行业规模并快速增长,资本市场加速布局、核心业务需求增长等多重利好刺激了产业链的繁荣。
本文来自: 青桐资本 题图来自“u539fu521bu56feu7247”
【编者按】口腔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。从口腔行业的上游来看,本土品牌发力高值设备及耗材;中游来看,口腔数字化在国内已落地应用;下游来看,民营口腔医院呈区域性、连锁化。
本文首发于青桐资本;经亿欧大健康编辑,供行业人士参考。
在口腔医疗市场快速增长的趋势下,行业依然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。目前来看,本土品牌在上游口腔CBCT设备和隐形矫治器市场初具规模。中游口腔数字化治疗方案已迎头赶上,酝酿着全新的发展和投资机会。下游民营口腔医院连锁化成为趋势,行业呈现竞争加剧的格局。
上游:本土品牌发力高值设备及耗材
口腔医疗产业链上游产品可分为设备和耗材两大类,除口腔CT、口腔扫描仪、高端正畸托槽等需要进口外,绝大多数器械都为国产。
由于低值耗材生产厂家众多,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,且各自细分领域规模不大。
以种牙和正畸领域的高值设备和耗材进行分析,这些领域目前均以进口品牌为主导,但本土品牌已开始切入并形成替代。
1、CBCT市场逐步打破国外垄断
口腔医疗市场快速发展,助推了CBCT(Connect beam CT)销量迅速增长。与传统口腔CT相比,CBCT价格低、成像清晰且有助于病患观察,从而被应用到牙科几乎所有的服务中。
随着本土品牌逐步上市,国内CBCT市场正呈现出分层的特点。
我们观察到一线城市口腔机构、公立医院等高端市场基本以进口CBCT品牌为主,这些国外品牌单价约为150万元,小型医院和私人诊所很难承担。
本土品牌则瞄准机会,以性价比策略主攻中低端市场,单台设备价格仅为30-50万元,在二三线城市、私人口腔诊所等机构快速渗透。
国产CBCT集中获批后,市场销售量开始迅速提升。2014年开始,短短4年内从917台快速增加到3000余台,使CBCT被更广泛地应用到口腔诊疗中。
2、国产口内扫描仪尚处在研发阶段
口内扫描仪(简称“口扫”)主要用来帮助牙医在三维空间内捕捉牙体信息,被视为数字化医疗的基础。
与CBCT的情况类似,我国口内扫描仪市场长期以来被国外企业垄断,Sirona、3Shape等品牌主导市场格局。
直到2017年首款国产口扫才正式上市,目前大部分国产口扫还处于研发制造阶段。
3、隐形正畸产品正在兴起
正畸矫治器的市场需求增长,得益于口腔医疗正畸业务的迅速发展。
在各类耗材中,正畸托槽是最主要的正畸产品,隐形矫正器作为新秀开始崭露头角。
目前隐形矫正器在正畸市场份额占15%,随着正畸市场的发展,其市场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提升。
在市场表现方面,高端正畸产品依然是外资企业占据主导,主要有美奥、3M、Ormco等品牌。
但国内企业在隐形矫正器市场取得先发优势,国产品牌占据近70%的市场份额,其中的代表有时代天使等。
中游:口腔数字化在国内已落地应用
口腔医疗产业链中游由传统各级分销商、新兴口腔数字化软件和平台服务商组成。
从新兴的两类业态上看,一类是口腔数字化软件,另一类是口腔信息平台。
口腔医疗数字化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,也酝酿着新的行业发展机会。
口腔数字化软件是根据用户的口腔结构,搜集用户牙颌数据,并进行建模分析,从而得出模拟的治疗或矫正方案。它的出现被视为口腔医疗从二维到三维诊断的飞跃。
首先,数字化在牙齿种植、正畸、修复等领域应用,从传统几十道繁琐工序变成一步到位,让口腔医疗更加安全、高效和精准。
其次,数字化设计的三维建模、3D打印等技术将推动远程诊疗、互联网医疗等新型产业。
此外,口腔医疗数字化将推动建立诊疗数据库,让医生全面整合患者资料,让诊断结果更趋精确,为个性化口腔医疗提供了可能。
长期以来,国内几乎没有口腔数字化治疗方案,高端口腔数字化技术及产品一直被3 Shape等欧美企业垄断。
近些年,国内口腔数字化平台正在快速崛起,以种植和正畸服务为突破口,研发口腔数字化诊疗方案。
以该美生物为例,其研发的种植和正畸软件均通过FDA/CE认证,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,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。
口腔信息平台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为口腔诊所提供的Saas管理系统。主要功能有患者管理、电子处方、库存管理、财务收支统计等,帮助诊所进行标准化管理、数据决策和销售营销。
随着私人口腔诊所数量快速增加,口腔诊所连锁化、规模化的趋势凸显,口腔Saas软件服务商将市场机会主要瞄准连锁口腔医院和私人口腔诊所,为其提供口腔医疗常用功能的标准化软件,使中小型口腔诊所初步实现数据化管理。
另一种是服务口腔医师和患者的信息平台。
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医疗信息平台往往应用于大型医院,提供各综合科室的预约、咨询等服务。
而这类新兴口腔信息平台通过邀请口腔医院、连锁机构、私人诊所的医师入驻,为患者提供就诊挂号、医师预约、病情咨询和追踪管理等服务。
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,前者主要帮助医院和患者进行就诊信息对接,而后者更侧重于整合和甄选牙医资源。
下游:民营口腔医院呈区域性、连锁化
产业链下游集中在口腔医疗机构,主要分为三类:综合型医院口腔科、口腔专科医院、民营口腔诊所。
据卫健委数据,从就诊人数看,综合型医院口腔科就诊人数最多,占比达50%;从机构数量看,口腔诊所数量多达6.5万家,占比78%,且机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。
在口腔诊所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,口腔诊所连锁化成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。资本市场是主要的推动力量,在口腔连锁机构在拿到融资后,几乎都开始了快速扩展,以尽快抢占市场。
从国内连锁口腔诊所的分布情况来看,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区域化特征。
区域性连锁口腔医院通过快速拥抱资本市场,正加大区域内主要城市的布局力度。如通策医疗自营业务集中在浙江省内,友睦口腔业务主要覆盖广东省广州、深圳、东莞等主要城市。
在经过跑马圈地的激烈竞争后,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龙头口腔连锁机构。
本文经授权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亿欧立场。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